从中东、北非看经济数字化转型对青年就业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8-25 15:00 作者:网络信息部 点击:
次
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各种新兴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快速推动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齐头并进。人们的工作方式也随之而变,各国的用工和就业格局因此迎来深刻调整。
渐居主流的数字经济对当前就业市场格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需求转向。就业市场对新兴数字技术人才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二、岗位更新。新型工作岗位不断涌现,尤其是在软件和应用程序开发、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研发等领域;三、替代效应。短期内,数字系统和智能机器将替代多种体力类和低技术含量工作,如生产线工人、记账员等。中长期来看,部分需要一定专业知识的工作,如行政人员、律师、会计、翻译等也将逐步自动化。四、灵活多样。除了长期的专职工作,劳动者还可以自主选择基于数字平台的兼职或临时工作,就业方式更加细分。
总体看来,数治经济时代大量需要受过高等教育,掌握先进数字技术,兼具高度灵活性、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端劳动者与管理者,对就业人员数字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要求不断拔高,随之也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部分“技术性失业”。无论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上述影响都给当前的劳动力市场和劳动者福利带来巨大挑战。
对数字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传统经济又不够强大的欠发达地区来说,就业形势将变得更为复杂,治理难度也更高。今年5月,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在官网上发表了其多哈中心高级研究员纳德尔·卡巴尼(Nader Kabbani)的文章《数字化将如何影响中东和北非地区的青年就业?》(How will digitalization affect youth employment in MENA?),分析了经济数字化转型对深受青年高失业率困扰的中东和北非国家的多重影响,并探讨了释放数字经济潜力,帮助青年获得就业机会的变革方向,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对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就业格局变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导致中东和北非地区青年就业困难的多重因素
中东和北非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横跨沙特、伊朗、伊拉克、卡塔尔、土耳其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覆盖近4亿人口,多数信仰伊斯兰教,其中超过一半人口不到30岁。然而,该地区的经济状况却远不如人口结构这般年轻而有活力,贫富差距也较大。长期以来,中东、北非地区18至24岁青年失业率高达30%,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在局势和平的国家中,青年失业率最高的是约旦(37%)、突尼斯(35%)和沙特阿拉伯(35%)。在冲突和动荡地区,青年失业率则更高。即使在就业人群中,很多年轻人也只是在非正规的私营企业中从事低薪酬、临时性、缺乏社会保障的工作。若不妥善解决青年就业问题,就无法确保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该地区自2011年以来发生的多次冲突和动荡,多少都有年轻人不满于对经济贫困和社会不公的激发因素存在。
纳德尔·卡巴尼(Nader Kabbani)认为有四个主要矛盾阻碍了该地区青年从数字经济中获益:首先,制度保守。现有法律制度和官僚系统保守而繁琐,倾向于保护顽固的既得利益,阻碍了私营企业放手追求创新,进而降低了市场活力,难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其次,治理不力。该地区在建立适应数字经济的现代治理框架方面步伐迟缓,且国家强势主导经济运行,导致公共部门过度臃肿,无法吸纳更多求职者;第三,数字基建不合理。该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分布不均,数字技术应用水平参差。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统计数据,该地区活跃移动宽带用户只占总人口的60%,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开设了在线金融账户,比例远低于世界其他地区。第四,教育落后,人口数字素养偏低。该地区优质教育资源长期不足且分配不均,导致年轻人整体素质不高,尤其缺乏数字知识、经验和技能,无法及时把握数字经济带来的各种就业机会。
经济数字化转型对中东和北非青年就业的两极影响
近年来,随着中东和北非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逐渐普及和庞大年轻消费群体对网络社交、电商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新业态的参与和融入,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数字化转型正迈入新阶段。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增加年轻人的就业机会能发挥积极作用。例如,Upwork等数字化求职和社交平台可以帮助拥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获得世界各地的工作机会;打车程序Careem等共享经济平台能够给教育程度低、缺乏专业技能的年轻人提供谋生机会;电商平台Souq、移动支付平台Sadad等,为经营网店的年轻人提供了便捷的交易和收付款渠道;KIVA等在线金融平台,则为年轻创业者带来了融资便利。一部分中东和北非青年及时抓住机遇,获得了较好的职业发展。
然而,纳德尔·卡巴尼(Nader Kabbani)同时也指出,该地区的青年失业率近年来却并未因经济数字化转型而出现明显下降,反而使得青年间的不平等有所加剧。原因在于,一方面该地区率先投身数字经济行业的年轻人需要直面来自世界各地拥有更高技能和更充裕资金的同行的竞争,但他们的数字素养相对薄弱,难以取得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受到地区传统文化习俗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掣肘,数字不平等现象比比皆是,女性、文化程度较低人群和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接触互联网的机会稀少,就业愈发困难,而这又进一步拉大了青年间的贫富差距。
通过结构性改革提升中东和北非地区青年就业率
纳德尔·卡巴尼(Nader Kabbani)认为,虽然经济数字化转型有望改善中东和北非地区的青年就业率,但鉴于该地区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治理和数字素养等方面正在逐渐掉队,若不加以改观,解决就业问题的前景仍然堪忧。惟有通过根本性的社会结构改革,释放数字技术潜力,才能真正令该地区青年从数字化中受益。这些关键性改革包括:一、革新传统的法律和经济体系,建立适应数字经济的现代治理框架。二、合理规划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上网资费,确保个人和各社区都能获得相对公平的宽带接入资源。三、完善社会托底和就业服务体系,加大对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四、改革教育系统,加强面向未来的数字技能培训,帮助青年人做好求职准备。
应当看到,并非所有的数字化转型都能促进就业,符合实际需要的有效治理不可或缺。中东和北非地区年轻人口众多、消费群体庞大,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普及与改善,未来该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将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希望主要系于年轻一代。如何把握数字化转型的契机,开拓数字应用领域,为减少青年失业创造条件,同时又能弥合数字鸿沟,实现社会公平,亟须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规划数字时代发展蓝图的重中之重。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澎湃新闻记者:吕娜 编译;侵联删。)